公司升改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电工钢项目在去年11月正式投产,成为新钢相关多元发展的有力支撑之一。作为高牌号电工钢产线的操作单位,中冶新材公司今年的担子很重,干部、职工们既要调试工艺设备,又要确保产线顺行。
这不,小编最近就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今年春节和抗疫期间,为了保证新投产生产线的正常运行,中冶新材的几位年轻大学生主动放弃了春节回老家与家人团圆的机会,选择在厂里坚守岗位,在新产线上度过了一个充满“钢味儿”的别样新年......
“妈,今年我们单位上了一条新产线,工作太忙了,过年我就不回来了,过完年我再回来看您吧!”母亲听到吴文浩的话,长长地沉默了一段时间。吴文浩是中冶新材技术部的一名技术员,出生于1990年5月,武汉新洲人。有两个姐姐的小吴是家中唯一的儿子,每年母亲都盼着儿子回家吃团圆饭。但是今年因为新产线上线,工作太忙的他没办法回家。
随着疫情爆发,一部分回家过年和新招的职工因为封城隔离的原因没办法及时到岗。本想着年后再调休回去的吴文浩于是自告奋勇主动顶岗,原本负责常化线生产工艺和安全的他,又顶岗走上了操作工的岗位。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样一段和母亲的通话——
“妈,对不起,因为疫情的原因,我暂时没办法回来了。你们一定要好好保重,疫情过后我就回来看您……”
“没事,儿子,好好工作,我们会照顾好自己,你也一定要千万小心!爸妈等你……”
“家欢,去看下辊子好像有点问题...”“好嘞,我现在就去!”很快,一个年轻的身影就出现在练退线上。
1997年出生的邹家欢老家在丰城,2018年来到新钢后,在中冶新材连退线从事技术员工作。去年年底CA3连退线投产后,小邹可是忙坏了......这不,第二天就要放假了,年轻的家欢却还在生产线上忙活着。本来12点已经下班的他,却因为设备出现故障留了下来,和大家齐心协力排障保产。经过过多次调试和反复的实验,产线上的故障终于被排除了,而此时的时针也指向了凌晨6点,望着微亮的天空,邹家欢拉了下口罩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这个春节他哪儿都不去了,就留在厂里过年,因为这里需要他~~
刘庆捷在高牌号电工钢项目的工作是负责产品质量检验和数据统计。1995年出生的刘庆捷是南昌人,是中冶新材技术部的在线判定员。从今年春节至今,年轻的小刘一直在上班、顶班。因为受到疫情影响,本来厂里的8个判定员只有4个在岗。这样,刘庆捷和其他在岗的三人任务量就翻番了。
今年这个春节,是刘庆捷人生第一次不在父母身边过年。小编见到他时,他已经在产线连续上了3个晚班,今天CA1、CA2、CA3三条生产线的质检工作都由他负责。小编问他觉得累吗?他说其实这都不算啥,不过作为外地大学生,过年最想念的恐怕就是妈妈做的美食了。
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李博文,是2019年新进厂大学生,出生于1997年的他是九江人。今年他第一年上班,就没有回家过年。从春节期间疫情爆发到现在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李博文在常化线连续顶了三个不同的岗位。直到现在,他还在常化线上顶岗。
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第一个春节,让年轻的小李感到非常难忘。李博文说,因为特殊原因今年春节岗位缺人,我觉得自己年轻当然可以多干点。新钢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全新的舞台,我想在这里寻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方向。
采访时,小编发现这些可爱的年轻人虽然都带着口罩,但是清澈的眼眸却透着坚定和执着。他们在电工钢生产线上忙碌的身影,成为新钢抗疫保产期间一个个美丽的风景线。小编想要向这些坚守在生产一线的外地大学生说一声:加油,为自己,为新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