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钢机制棚改工作启动
这个陪伴我们50多年的老生活区
即将与我们告别
半个世纪的回望
那些日渐斑驳、终将告别的旧模样
漫漫沉淀于我们的记忆深处
成为一份怀念
一种乡愁
小公园是上世纪70年代末建设的,花园内不光有凉亭、假山、水塘,还有名贵的树,景色宜人,闲来时散步、下棋、聊天的好去处。
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小公园每年都会举办大型菊花展,用鲜艳的菊花摆设出孔雀、大象等各式各样的造型,到了夜晚配饰灯光,别提多好看。
举办花展的同时还有猜谜语、套圈圈、象棋比赛等游戏,居民们回忆起来都是满满的青春快乐时光。
机制生活区虽小,可是“五脏俱全”。没错,这儿还有电影院!电影院建成前,职工们搬着小板凳看露天电影,晚上7点放电影,下午3点就跑来画圈占位子,风雨无阻。
为了看上新片《秘密图纸》,下雪天都要穿上军大衣,拎着烤炉过来看。电影院建成后,白天为学生播放教育课,晚上准时放映售票电影,那个时候一张电影票最便宜的只要1毛钱。
看着曾经的售票窗口和观影座位,小编也很想买票看一场“最后的电影”。
这家理发店也是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工厂自办的,是生活区第一家理发店,1991年转由私人承包。
门店招牌和内设尽显岁月沧桑,最热闹的时候,门口排着几十人的长队等着理发,毫不夸张的说方圆十里水西、罗坊的男女老少都会跑来这“美化”一番。
每到下班和周末就是理发高峰,店里4个人都忙不过来。理发一次5毛钱,那时候机制厂里的职工凭工作证可以优惠3毛钱。
老一辈的都经历过粮食紧缺的日子,家家户户需要凭借粮票购买粮食,这就是当时生活区的粮站和第一家百货商店,建于70年代。
在那个时期,光有钱没有粮票买不到粮食,有粮票不是厂内职工也买不了粮食,作为机制的职工很有种“VIP”的感觉呢。
这锈迹斑驳的大门里,曾是一家商品琳琅满目的百货商店,一共两层楼,一楼主要卖副食品,二楼主要卖布匹服装等用品,为职工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解决了职工家属工作问题。
机制生活区的老人们告诉小编,有趣的是,在自行车都很新鲜的年代,职工为了拥有一辆梦想中的凤凰牌自行车,会拿着金条来换。如今站在这里,小编仿佛看到了那个热闹交易的场景。
都说“喝水不忘挖井人”。在咱们新钢,第一口井鼎鼎有名。你知道吗,在机制老生活区,也有第一口井。
机制生活区开挖的第一口井,据说是一位女工带头“人工”挖了一个多月的大井,井口直径2米,井深16米。
早期自来水不通用时,洗衣、烧饭生活用水都靠这一口口人工挖的水井。
水塔高25米,是机制生活区标志性建筑,外观造型已经暴露了它的年龄,妥妥的“70后”——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为了给生活区的居民们提供生活用水。每到夏天,不少熊孩子坐在水塔下面嗑瓜子乘凉呢。
这是机制“老生活区”建起的第一栋居民楼,南区1栋居民楼,建成落地于上世纪70年初期,距今已有近50年历史。
斑驳的墙壁,满墙的爬山虎,充满年代感的砖瓦,都记录着老机制人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岁月的痕迹,给它们烙上了深深怀旧的色调。
让小编再看看你,陪伴了一代又一代机制人将近半世纪的“第一楼”。
南区和北区之间的这条小区大道,曾经是一条清萍公路,是清江通往萍乡的国道。
在那时,周围都是山田和乡间小路,只有这条路被石子铺成了公路大道,铺路时设立的石碑路牌清晰可见:“您距离清江还有72公里路”。
开辟道路时种下的大树,仍一直默默地守在路边,不知见证了多少人的过往。
起初是热闹的早市,不论是水西、罗坊,还是周边乡田的菜农纷纷挑着新鲜的蔬菜来赶早市。
每天清晨5点,早市就开始了,职工们赶早市买菜也便是开启一天的新工作。
如今搭建翻新的菜场,有了避风挡雨的棚子,菜品种类也丰富多样了。
这所学校只有小学和初中年级,有的年级只有一个班级,70年代的时候,一个学期学费只要5-6元,但别小看这所学校,从这走出去不少清华、北大高材生和出国留学生呢。
除了职工子弟,周边企业的工人也会送孩子来这所学校读书,为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校每个月都会组织种树等活动,现在居民区里一颗颗参天大树,当时的青少年可是功不可没。
同子弟学校一样,单身宿舍的每一砖、每一瓦都是职工们自己砌起来的,一共4栋楼,每栋楼有2层,每个房间住7-8人,女职工住楼上,男职工住楼下。在那个宿舍不让打牌的年代,男职工无论多么想念心仪的姑娘,都不敢上楼半步。
卫生所也是随厂建起而建立的,70年代时期,职工们看病拿药都是免费,家属工半费。卫生所虽然不大,但是设施医疗齐全,普通的外科、妇产科手术都能做,给职工生活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
告别是为了更好地再见
最后一次想念你
故事里的机制“老生活区”
期待明天拥抱你
值得期待的机制“新生活”